诗词原文
浣溪沙·半褰斗帐曲屏山
宋·晏几道
半褰斗帐曲屏山,尽日梁间双燕语,微雨声声漏数间。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酒醒明月照窗纱。
作者简介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北宋著名词人,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有《小山词》传世,晏几道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与欧阳修并称“晏欧”。
译文
半卷的斗帐低垂,曲折的屏风环绕着房间,整天都能听到梁间双燕的细语呢喃,窗外细雨绵绵,漏刻声声,时间悄然流逝。
回想当年骑着玉勒雕鞍四处游冶的情景,如今高楼耸立,却再也望不见那通往章台的路,酒醒之后,只见明月高悬,清辉洒满窗纱。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一个幽静而略带孤寂的室内场景,以及回忆往昔游冶生活的片段,表达了词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孤独处境的感慨。
赏析
上片以“半褰斗帐曲屏山”开篇,营造了一个幽静而略显压抑的室内环境,暗示了词人的内心世界。“尽日梁间双燕语”一句,以双燕的细语反衬出词人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而“微雨声声漏数间”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下片转而回忆往昔,“玉勒雕鞍游冶处”描绘了词人曾经骑着华美的马匹四处游玩的场景,与上片的孤寂形成强烈对比。“楼高不见章台路”一句,却透露出词人如今已无法再回到那段时光,只能在高楼之上遥望,心中充满无奈与惆怅。“酒醒明月照窗纱”一句,以明月清辉洒满窗纱的静谧景象收尾,既是对现实情境的描绘,也象征着词人内心的清冷与孤独。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晏几道晚年时期,当时他家境中落,生活孤寂,词中通过对往昔游冶生活的回忆和对当前孤独处境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感慨,也反映了词人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