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宴山亭·北行见杏花
宋·宋祁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阔云闲,无处觅萧郎,梦魂纵有也成虚,漫道得、有情须有信,这懊恼,休向花间诉,平生万种风情,恰如未开并蒂莲,钗头凤,怎生书。
其中含有您所提及句子的变体为:
(注:直接完全对应“披图一见春风面,携手疑同玳瑁筵”的句子在宋祁的原诗中并未出现,但以下句子意境相近,可视为灵感来源或变体)
“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携手疑同玳瑁筵。”(此句为根据意境重构,以贴近您的关键词)
作者简介
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京,小字选郎,北宋官员、文学家、史学家,他学识渊博,与兄长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独自撰写《新唐书·列传》,其诗文多描写优美景色,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译文
(由于直接对应的句子为重构,以下译文为整体意境的传达)
剪裁好的冰绡(一种轻薄透明的丝织品),轻轻叠成数重,淡雅的胭脂均匀地涂抹其上,新颖的妆容,艳丽的光彩与芬芳交融,连天上的蕊珠宫女也会感到羞愧,这样的美丽却容易凋零,更何况还有那无情的风雨摧残,愁苦啊,看这院落凄凉,已经经历了多少次春末的凋零。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杏花的美丽与易逝,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与对离别的愁绪。“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等句,展现了杏花如同精心装扮的女子,美丽动人,但“易得凋零”又暗示了其生命的短暂与脆弱。
赏析
宋祁此诗以杏花为引子,借物抒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深深惋惜,诗中“裁剪冰绡”、“淡著胭脂”等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通过“愁苦”、“凄凉”等词语,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作于宋祁被贬谪期间,在北宋的政治斗争中,宋祁曾一度失势,被贬至外地,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杏花的描绘,寄托了自己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境遇的无奈,诗中也隐含了对未来命运的忧虑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直接对应“披图一见春风面,携手疑同玳瑁筵”的句子在宋祁的原诗中并未出现,因此以上分析主要基于整体意境与情感进行,在实际创作中,这样的句子可能源于其他诗人或后人的改编与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