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高楼夜曲
唐·李商隐
百尺高楼挂彩鸳,锦筝银甲乱哀弦。
汉家陵阙含烟树,魏国山河绕暮烟。
玉指朱唇空念远,锦衾罗帐独愁眠。
此情此景谁能解,唯有孤灯照影寒。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的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也常含有深邃的寓意和丰富的象征意义。
译文
百尺高的楼上挂着彩色的鸳鸯,锦瑟的弦音在银甲下显得杂乱而哀伤,汉朝的陵墓和宫殿掩映在烟雾缭绕的树木中,魏国的山河也笼罩在傍晚的烟雾里,玉指轻拨,朱唇微启,空自思念着远方的人,锦被罗帐中独自愁苦地入眠,这样的情景谁能理解呢?只有孤独的灯光映照着寒冷的身影。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高楼之上,女子独自弹奏锦瑟,思念远方爱人的凄美画面,诗中通过“百尺高楼挂彩鸳”和“锦筝银甲乱哀弦”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哀怨的氛围,通过“汉家陵阙”和“魏国山河”的描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悲凉感。
赏析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意义,使得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深沉而含蓄,首句“百尺高楼挂彩鸳”既点明了地点,又通过“彩鸳”这一象征爱情的意象,暗示了女子的情感状态,次句“锦筝银甲乱哀弦”则通过音乐这一媒介,将女子的哀怨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进一步强化了诗歌的悲凉感。
在情感表达上,这首诗也显得非常细腻而真挚,诗人通过描绘女子的动作、神态和内心活动,将她的思念之情和孤独之感表现得非常生动而感人,诗人还通过“汉家陵阙”和“魏国山河”等历史意象的引入,使得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深沉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注: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假设性描述)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他身处乱世,仕途不顺,情感生活也颇为坎坷,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通过虚构一个高楼之上独自弹奏锦瑟的女子形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哀怨之情,他也通过诗歌中的历史意象和象征意义,来抒发自己对时代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虽然这首诗并非李商隐的实际作品,但通过对其进行分析和解读,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李商隐的诗歌风格和情感表达方式,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欣赏和解读古典诗歌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