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翻经台
唐·白居易
经案拂尘生,禅衣叠氎巾。
雷峰夕照处,象教夜归人。
如此翻经诚甚易,释迦何用雪山勤。
二年米价贵,处处乞残飧。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白居易的诗作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经案的灰尘被拂去,禅衣叠放在细麻布巾上。
雷峰在夕阳的映照下,是佛教信徒夜晚归来的地方。
像这样翻译经文实在是很容易,释迦牟尼何必在雪山中勤苦修行呢?
这两年米价昂贵,我到处乞讨残羹剩饭来维持生活。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翻经台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修行和世俗生活的思考,前两句描绘了翻经台的清净与佛教信徒的归心似箭;中间两句以反问的方式,质疑了佛教修行的艰辛与必要性;最后两句则转而叙述了诗人自己生活的艰辛,与前面的佛教修行形成对比。
赏析
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五言律诗的体裁,结构严谨,韵律和谐,在内容上,诗人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手法,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佛教修行的看法,前两句的清净与后两句的艰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如此翻经诚甚易,释迦何用雪山勤”的反问则引人深思,诗人似乎在暗示,佛教修行并非表面上的轻松和容易,而是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艰辛,诗人也通过描述自己生活的艰辛,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不满。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对佛教修行和世俗生活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感悟,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佛教修行的质疑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同时也流露出自己生活的艰辛和无奈,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