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春光遍九霄,这回风月也全消。的意思及出处

春秋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目:《春日感怀》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一片春光遍九霄,这回风月也全消。

花前醉卧不成梦,柳外啼莺空自娇。

旧友凋零情已尽,新愁积郁恨难消。

何时得遂归田计,闲看渔舟逐晚潮。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一片明媚的春光洒满九天云霄,这一回连风月美景也全都消逝了,在花前醉卧却难以入梦,柳林外黄莺啼叫也只是空自娇媚,老朋友一个个凋零,情谊已尽,新的忧愁又不断积聚,怨恨难以消除,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归隐田园的计划,悠闲地观看渔舟追逐晚潮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春日里的感怀,首联以春光遍洒九霄起兴,却笔锋一转说风月全消,暗示美好时光的短暂与易逝,颔联通过花前醉卧不成梦与柳外莺啼空自娇的对比,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无奈,颈联则直接抒发旧友凋零、新愁积郁的感慨,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田园、悠闲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春日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相结合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中“一片春光遍九霄,这回风月也全消”两句,以春光的美好与风月的消逝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又暗示了美好时光的短暂与易逝,而“花前醉卧不成梦,柳外啼莺空自娇”两句,则通过花前醉卧与柳外莺啼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无奈,颈联与尾联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旧友凋零、新愁积郁的感慨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动荡与变迁,亲身经历了国家的兴衰与个人的荣辱,晚年时期,他深感人生无常、时光易逝,同时也对官场的黑暗与腐败感到失望与厌倦,他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春日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相结合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归隐田园、悠闲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种情感与追求在陆游的其他作品中也有所体现,成为了他晚年诗歌创作的重要主题之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