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粉垣皎皎雪不如,道人为我开天奇。
云绕松梢鹤唳远,月临溪水影参差。
仙家境界尘难到,野客心情俗易离。
此去蓬莱无远近,清风两腋路非迢。
题目:游仙隐观
作者:李中
朝代:五代·南唐
作者简介
李中,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9世纪末至10世纪初,他出身贫寒,但才情出众,以诗文闻名于世,李中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人喜爱,他的作品在《全唐诗》中有收录。
译文
粉白的围墙皎洁无瑕,连白雪也比不上它的纯净,道士为我打开了这如天造地设般的奇观,云雾缭绕在松树的梢头,鹤的叫声在远处回荡,月光洒在溪水上,水影参差交错,这里是仙家的境界,尘世间的纷扰难以到达,野客的心情在这里容易与世俗分离,从这里前往蓬莱仙境,无论远近,只要心中有清风,道路就不会遥远。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一处道观时的所见所感,首句“粉垣皎皎雪不如”以粉白的围墙与白雪相比,突出了其纯净无瑕;次句“道人为我开天奇”则点明了道士为诗人打开了这处奇观,接下来两句“云绕松梢鹤唳远,月临溪水影参差”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道观周围的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后两句“仙家境界尘难到,野客心情俗易离”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末句“此去蓬莱无远近,清风两腋路非迢”则以蓬莱仙境为喻,表达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超脱世俗的决心。
赏析
这首诗以游仙隐观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诗中“粉垣皎皎雪不如”一句,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突出了围墙的纯净无瑕,为全诗奠定了清新脱俗的基调,接下来两句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心灵自由的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李中的个人经历有关,他出身贫寒,但才情出众,对隐逸生活有着深厚的向往,在游览这处道观时,他被周围的自然美景和道士的淡泊名利所感染,触发了创作灵感,通过这首诗,他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同时也寄托了自己追求心灵自由、超脱世俗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