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
唐·项斯
隔林烟起和云黑,绕涧花开映水红。
野鸟乱啼人不见,山光欲暮树含风。
作者简介
项斯,字子迁,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大约生活在公元9世纪,他出身贫寒但才华横溢,以诗文著称,尤其擅长五言律诗,项斯的作品在当时颇受赞誉,曾得到名士杨敬之的赏识和推荐,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但整体而言,他的名声在历史长河中逐渐被淹没,不如同时代的许多诗人知名。
译文
穿过树林,烟雾升腾与乌云交织成一片昏暗;溪水边,花儿竞相开放,倒映在水中,呈现出鲜艳的红色,野鸟在林中胡乱啼叫,却不见其身影;傍晚时分,山色朦胧,树木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略带忧郁的山林景色,首句通过“隔林烟起和云黑”展现了山林间烟雾缭绕、天色阴沉的景象;次句“绕涧花开映水红”则以鲜艳的花朵和清澈的水面形成鲜明对比,为画面增添了一抹亮色,后两句“野鸟乱啼人不见,山光欲暮树含风”则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寂静与神秘,野鸟的啼叫与人的缺席形成对比,而傍晚时分山色的变化与树木在风中摇曳的姿态,更添几分静谧与悠远。
赏析
项斯的这首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成功地捕捉到了山林景色的独特韵味,诗中通过对比与映衬的手法,将自然景物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使得画面既有静态的美感,又不失动态的生命力,诗中的“野鸟乱啼人不见”一句,还隐含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思考,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虽然具体的历史记载已经无从考证,但我们可以从诗中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向往,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许多文人墨客选择隐居山林,以寻求心灵的慰藉,项斯可能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走进了这片幽静的山林,并以此为灵感创作出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山林景色的美丽与神秘,还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