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听禽声幽树里,清怜诗句乱山中。出自哪首诗?

小星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行

唐·杜荀鹤

怪听禽声幽树里,清怜诗句乱山中。

白云深处人稀见,绿竹疏时路更通。

野水乱流平地上,孤舟闲系柳阴东。

何当遂得归田计,长向溪头理钓筒。

作者简介

杜荀鹤(约846—904),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晚唐诗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进士试不第,后隐居九华山,以诗为业,他的诗作多反映人民疾苦,揭露社会黑暗,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清新明丽,有《唐风集》传世。

译文

在幽深的树林中,传来奇异的鸟鸣声,令人感到惊奇;在错落有致的山峦间,吟诵着清新的诗句,让人心生怜爱,白云缭绕的深处,人迹罕至,显得格外幽静;绿竹稀疏之处,道路反而更加通达,野水在平地上肆意流淌,一艘孤舟悠闲地系在柳荫的东边,何时才能实现归隐田园的计划,长久地在溪边整理钓竿,享受宁静的生活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行时的所见所感,通过“怪听禽声”、“清怜诗句”等意象,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的融合,诗人对山中的幽静景色和闲适生活充满了向往,表达了对归隐田园生活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山中的幽静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首联“怪听禽声幽树里,清怜诗句乱山中”以听觉和视觉的结合,展现了山中的奇异与清新,颔联“白云深处人稀见,绿竹疏时路更通”则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幽静与通达,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颈联“野水乱流平地上,孤舟闲系柳阴东”以野水的肆意流淌和孤舟的悠闲停泊,映衬出诗人的闲适心境,尾联“何当遂得归田计,长向溪头理钓筒”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田园的渴望。

全诗意境深远,语言质朴自然,既展现了山中的幽静美景,又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诗人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清新明丽的山水画卷。

创作背景

杜荀鹤一生以诗为业,曾数次应进士试不第,后隐居九华山,在这段隐居期间,他深入自然,感受山水之美,同时也对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疾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杜荀鹤那颗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的心灵,以及他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