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幽鸟
唐·李商隐
幽鸟飞来立枝上,金眸苍羽标格奇。
林间静听声声脆,月下遥观影影姿。
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清韵入诗词。
此生愿作林中客,共鸟悠悠度岁时。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满足题目要求,李商隐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以下解析基于虚构内容。)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国力衰微、社会动荡的时期,一生郁郁不得志,但其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译文
一只幽静的鸟儿飞来,停在了树枝上,它金色的眼眸和苍翠的羽毛显得格外奇特,在林间静静地聆听,可以听到它清脆的叫声;在月光下远远观看,可以看到它若隐若现的身影,这只鸟儿不向人间争宠夺爱,只愿将自己的清韵融入诗词之中,此生我愿成为林中的隐士,与这只鸟儿一起,悠然自得地度过每一个岁月。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只幽静的鸟儿,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金眸苍羽标格奇”一句,生动地刻画了鸟儿的独特外貌,而“不向人间争宠辱”则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幽鸟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和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中“林间静听声声脆,月下遥观影影姿”两句,不仅描绘了鸟儿在林间和月光下的美丽景象,还通过声音和影子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立体感和画面感,诗人通过“不向人间争宠辱”的表述,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之美的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基于虚构内容)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对世俗名利已经看淡,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观察到一只幽静的鸟儿停在树枝上,金色的眼眸和苍翠的羽毛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以此为灵感,创作了这首表达自己对自然之美热爱和对宁静生活向往的诗歌,通过这首诗,诗人不仅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赞美,还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