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月夜寄怀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闲思今夜供吟景,冷色清光几处同。
桂影扶疏侵古砌,蟾光皎洁映疏栊。
天涯羁旅情难遣,海角相思意更浓。
欲寄锦书无雁字,空余幽梦绕梁栊。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的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也常含有深邃的哲理和丰富的象征意义,给人以无限遐想。
译文
今夜我闲来无事,思绪万千,眼前的景色正适合吟诗,这清冷的月色和皎洁的光芒,在多少地方都是相似的啊,桂树的影子稀疏地映照在古老的台阶上,月光皎洁地照耀着稀疏的窗棂,我身在天涯海角,羁旅漂泊,心中的情感难以排遣;而我对你的思念,却更加浓烈,想要寄一封书信给你,却找不到传递信息的鸿雁,只能让这深深的思念化作幽梦,萦绕在我的心头。
释义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诗人在月夜下的所思所感,首联点明主题,即今夜月色清冷,适合吟诗,颔联进一步描绘月色之美,桂影与蟾光相映成趣,颈联则转入抒情,表达了诗人羁旅漂泊的无奈和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尾联则通过寄书无雁、幽梦绕梁的意象,将诗人的思念之情推向高潮。
赏析
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诗人巧妙地运用象征和隐喻手法,将月色与情感融为一体,使得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诗中的语言优美、韵律和谐,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创作背景
(虚构)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他身处异乡,远离亲人朋友,内心充满了孤独和思念,在一个寂静的夜晚,他独自赏月吟诗,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表达内心情感的诗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也体会到了他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敏感和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