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澄澄树绝风,冰轮苒苒上遥空。的释义

生辉97个月前

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诗人王镃的《月夜》,全诗原文如下:

月夜

宋 王镃

秋水澄澄树绝风,冰轮苒苒上遥空。

蟾光澹荡银河外,桂子飘香玉宇中。

影落江湖千里白,气吞云梦万山雄。

何当乘风归去也,直上青云凌碧穹。

作者简介

王镃,字凝碧,南宋末年诗人、词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宋理宗至宝庆年间(1225~1227至1225~1229),他工于诗词,作品多抒发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但因其生平事迹记载不多,故在文学史上的知名度相对较低。

译文

秋水清澈无波,树木静止无风,明亮的月亮缓缓升起在遥远的天空中,月光如水般荡漾在银河之外,桂花的香气弥漫在广阔的宇宙中,月光映照下的江湖一片银白,气势仿佛能吞没云梦泽及其周围的万座山峰,什么时候我才能乘风归去,直接飞上青云,凌驾于碧蓝的天空之上呢?

释义

诗中通过描绘秋夜的月色和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秋水澄澈、树木静止、月亮升起等景象,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壮美的画面,而“蟾光澹荡”、“桂子飘香”等词句,则进一步增添了月夜的神秘与美好,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壮美的画面,诗人运用“秋水澄澄”、“冰轮苒苒”等词语,生动地刻画了秋夜的静谧与美丽,通过“蟾光澹荡”、“桂子飘香”等词句,进一步增添了月夜的神秘与浪漫,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使整首诗在情感上得到了升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南宋末年,当时国家动荡不安,诗人身处乱世之中,内心充满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月夜的美景来表达自己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与无奈。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