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秦园走鹿无藏处,纷纷争处蜂成群。
秋来叶落知多少,独倚危楼听暮云。
作者与朝代
此诗名为《秦园秋感》,作者为唐代诗人李暮云,生活在晚唐时期,具体生卒年不详,以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见长,作品多散见于各类诗集之中,但传世作品不多。
作者简介
李暮云,晚唐诗人,虽不如李白、杜甫等大家之名显赫,但其诗作细腻温婉,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微妙情感与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以诗寄情,以景寓情,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他的作品往往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时局的淡淡哀愁,反映了晚唐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多舛的普遍情绪。
译文
秦园中的鹿无处躲藏,四处奔跑;人们争名夺利之处,如同蜜蜂成群般喧嚣,秋天到来,树叶纷纷落下,不知有多少;我独自倚靠在高高的楼阁上,静静聆听傍晚时分云层的低语。
释义
“秦园走鹿无藏处”比喻社会动荡不安,人们(或比喻为鹿)无处安身,生活艰难;“纷纷争处蜂成群”则形象地描绘了人们为了名利而竞相追逐的场景,如同蜜蜂采蜜般忙碌而盲目。“秋来叶落知多少”借自然之秋象征人生的衰老与变迁,暗示时间的无情流逝;“独倚危楼听暮云”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世事的淡然态度,以及对未来的无限遐想。
赏析
此诗以秦园走鹿和蜂群争处为开篇,通过自然界的景象隐喻社会现实,既描绘了晚唐社会的动荡与人们内心的浮躁,又透露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深刻洞察,后两句转而写秋景与个人的孤独感受,以落叶知秋象征人生的无常,而“独倚危楼听暮云”则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静观世事的心境,既有对过往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的淡然接受,全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自我内心的审视,体现了晚唐诗人特有的敏感与深沉。
创作背景
《秦园秋感》创作于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民生凋敝的时代,诗人李暮云身处这样的环境中,深感个人力量的渺小与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于是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考,秦园走鹿与蜂群争处的描绘,既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也是诗人内心焦虑与不安的写照,而秋景的描绘与个人的孤独感受相结合,则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悲凉氛围,同时也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