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担道义
朝代:宋代
作者:李纲
天地风尘公等在,努力担负莫辞肩。
道义千钧担两袖,心怀天下走千山。
时危势蹙犹砥柱,世乱民艰作栋梁。
莫道前路多险阻,丹心一片照汗青。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虚构之作,历史上李纲虽有多篇佳作传世,但此诗并非其真实作品。)
作者简介
李纲,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他为人刚正不阿,力主抗金,曾一度为相,但因反对议和而被罢免,李纲的诗文作品多抒发其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其文学成就和爱国精神深受后世敬仰。
译文
在这天地之间,风尘仆仆之中,我们都在等待并准备着,要奋力承担起责任,不要推辞肩上的重担,道义如同千钧之重,我们虽两袖清风,却心怀天下,走遍千山万水,在国家危难、局势紧迫之时,我们要像中流砥柱一样坚定不移;在世间纷乱、百姓困苦之际,我们要成为支撑国家的栋梁,不要害怕前路有多少艰难险阻,只要我们拥有一片赤诚之心,就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光辉的篇章。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勇于担当的精神,首句“天地风尘公等在”描绘了动荡不安的时局,次句“努力担负莫辞肩”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及所有有志之士应勇于承担责任的决心,后两句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进一步强调了道义之重和担当之难,但诗人仍坚定信念,不畏艰难,决心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赏析
此诗语言质朴而情感深沉,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担当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道义千钧担两袖”一句尤为精彩,既展现了诗人清贫却高洁的品格,又凸显了道义之重和担当之难,全诗以坚定的信念和豪迈的气概贯穿始终,读来令人振奋。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诗创作于北宋末年,当时国家面临外患内忧,局势动荡不安,李纲作为一位有识之士,深感国家之危亡和人民之疾苦,于是写下此诗以表达其忧国忧民之情和勇于担当的精神,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号召,能够激励更多的人加入到抗金救国的行列中来,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