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将乐圣看时辈,何用浮名惹别牵。的解释

小星137个月前

诗词原文

与赵莒茶宴

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闲入竹亭分野色,晴攀山径缭岩花。

相将乐圣看时辈,何用浮名惹别牵。

作者及朝代

作者:钱起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钱起,字仲文,唐代诗人,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知制诰,晚年官至尚书郎,钱起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与郎士元齐名,世称“钱郎”,其诗多为赠别应酬、流连光景之作,题材较窄,然其中不乏佳作,善写景,声律谐婉,意境幽深,为当时诗坛所称道,有《钱考功集》。

译文

在竹林中与友人相对而坐,忘却尘世的烦恼,只品着紫色的香茶,这感觉胜过羽化成仙的仙人醉饮流霞,洗净了尘世的杂念,但心中的雅趣却难以言尽,夕阳斜照,树影婆娑,蝉鸣声声,闲暇时步入竹亭,欣赏那山野的景色,晴天里攀登山径,采摘岩石边的野花,我们一同欣赏音乐,享受这美好的时光,何必为那些浮名俗利去牵绊自己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赵莒在竹林中品茶、赏景、听乐的情景,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淡泊名利的思想情感。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首联“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以竹、茶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幽雅致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烦恼的忘却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颔联“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自然的和谐,颈联“闲入竹亭分野色,晴攀山径缭岩花”则通过具体的行动和景物,展现了诗人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尾联“相将乐圣看时辈,何用浮名惹别牵”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浮名俗利的淡泊和对音乐、友情的珍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钱起与友人赵莒在茶宴上所作,唐代时期,茶文化盛行,文人墨客常常以茶会友,品茶赏景,抒发情感,钱起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与友人赵莒在竹林中品茶、赏景、听乐的情景,表达了自己超脱尘世、淡泊名利的思想情感,也展现了唐代文人墨客高雅的生活情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