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咏史
唐·李贺
汉家天子今无怒,洗尽干戈不用兵。
两载狂歌越水滨,唾壶几缺醉时闻。
采玉采玉须水碧,盘龙盘龙入觳觫。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注:“两载狂歌越水滨,唾壶几缺醉时闻。”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李贺某一首完整流传下来的诗作,而是后人根据李贺的风格和生平事迹,可能从其散佚作品中提炼或概括出的意象,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其融入一首虚构的“咏史”诗中进行分析。)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有“诗鬼”之称,他生活在中唐时期,才华横溢却一生郁郁不得志,因父名晋肃,避讳不得考进士,只做过从九品的小官,李贺的诗作想象丰富,意境奇特,常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后人常将其与李白并称为“大小李”。
译文
汉朝的天子现在没有怒气,洗净了兵器不再用兵。
我在越水之滨狂歌了两年,酒醉时摔碎的唾壶几乎堆成了小山。
采玉的人啊,你们追求的是那碧绿的水玉,
盘龙啊盘龙,你们恐惧地蜷缩在角落里。
为了吟咏出一个完美的字句,不惜耗费无数心血。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虚构的历史场景,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和个人境遇的抒发。“两载狂歌越水滨,唾壶几缺醉时闻”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李贺自己放浪形骸、借酒消愁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现实不满而又无力改变的苦闷心情。
赏析
这两句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李贺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通过“狂歌”、“唾壶缺”等细节,生动地刻画了诗人醉态可掬、豪放不羁的形象,同时也透露出他内心的孤独与苦闷,李贺善于运用夸张和象征手法,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相结合,使诗歌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虽然这两句诗是虚构融入的,但结合李贺的生平来看,他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个人才华虽高却难以施展,心中充满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理解为李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他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