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
唐·李商隐
东阁自怜诗兴懒,平泉不见信音来。
秋风飒飒雨萧萧,落叶纷飞满地哀。
旧友疏离心已冷,新书读罢梦难回。
闲居独坐思无尽,一曲清歌对月开。
作者及朝代
李商隐,唐代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生活在晚唐时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表达著称,擅长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创作出富有哲理性和象征意义的诗歌,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作者简介
李商隐生活在晚唐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他一生仕途坎坷,多次卷入政治斗争,但始终未能得到重用,他的诗歌创作深受时代影响,既有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和无奈,他的诗作在艺术上追求独特和创新,善于运用象征、比兴等手法,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译文
在东边的楼阁里,我暗自怜惜自己的诗兴已经变得慵懒,而平泉的友人却迟迟没有传来音信,秋风飒飒作响,细雨萧萧而下,落叶纷飞,满地都是哀伤的景象,旧日的友人已经疏远,我的心也变得冰冷,读完新书后,梦境却难以回归,闲居在家中,独自坐着思考无尽的问题,只能对着月亮唱一曲清歌来排解心中的愁绪。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闲居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现实的不满,首联“东阁自怜诗兴懒,平泉不见信音来”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失落,以及对友人的期盼和失望,颔联和颈联则通过描绘秋景和旧友疏远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寂和无奈,尾联则以“闲居独坐思无尽,一曲清歌对月开”作结,表达了诗人通过唱歌来排解愁绪的无奈之举。
赏析
这首诗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造诣,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景和内心的感受,使得诗歌的意境深远而富有感染力,诗人善于运用象征和比兴等手法,将个人的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使得诗歌具有更深刻的内涵,诗人在表达情感时既含蓄又直接,既深沉又明快,使得诗歌在情感表达上更加丰富多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李商隐闲居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多次被贬谪和排挤,内心充满了孤独和无奈,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现实的不满,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的动荡和不安,以及人们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商隐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表达。
注:虽然“东阁自怜诗兴懒,平泉不见信音来”这两句诗在现实中并非出自李商隐的某一首确切诗作(经过查证,李商隐并无直接以此两句为开头的完整诗作),但基于题目要求和创作需要,我根据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思了上述一首符合李商隐风格的“闲居”诗,并进行了相应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