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咏史
唐·刘禹锡
遥忆司空壮襟抱,千年王气郁嵯峨。
汉家天子今何在,陵树苍苍暮雨多。
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卒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他的诗歌风格雄浑豪放,富有哲理性和批判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遥想当年司空(此处可能指某位历史上的司空,如东汉末年的王允,但具体指代需根据历史背景进一步考证)壮志满怀,胸襟开阔;千年的王权之气依然郁积在巍峨的山川之间,汉家的天子如今又在哪里呢?只见陵墓上的树木郁郁葱葱,傍晚时分细雨蒙蒙。
释义
这首诗通过怀古伤今的手法,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王朝更迭的感慨,首句“遥忆司空壮襟抱”描绘了历史上某位司空(高官)的壮志豪情;次句“千年王气郁嵯峨”则借山川的巍峨来象征王权的永恒与不朽,但同时也隐含了王权终将消逝的哲理;后两句“汉家天子今何在,陵树苍苍暮雨多”则直接点出汉家天子已逝,陵墓上的树木和暮雨成为历史的见证,进一步强化了历史的沧桑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比“司空壮襟抱”与“汉家天子今何在”的鲜明反差,展现了个人壮志与国家兴衰之间的复杂关系,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如“陵树苍苍暮雨多”)来烘托历史氛围,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整首诗既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之情,也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刘禹锡生活在唐朝中后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王朝衰落的时期,他亲身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对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无常有着深刻的体会,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游览古迹或凭吊历史人物时,触景生情,有感而发,通过怀古伤今的手法,诗人既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也寄托了对现实社会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许,这首诗也反映了刘禹锡作为一位有识之士,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