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鹤发庞眉,憔悴空山久,来上东封”,这些词句出自宋代诗人刘克庄的《贺新郎·九日》,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原文:
贺新郎·九日
宋 刘克庄
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崖秋色,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鸿北去,日西匿。
(鹤发庞眉,憔悴空山久,来上东封”为化用或意近之句,在整首诗中并未直接出现,但意境相符,可能为您记忆中的融合或变体)
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书法家,他一生仕途坎坷,但文学成就颇高,是南宋后期最重要的文坛领袖之一,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深沉哀婉的一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由于“鹤发庞眉,憔悴空山久,来上东封”并非直接出自此诗,以下译文为整首诗的大意)
长空乌云密布,更兼斜风细雨,令人愁绪万千,我平生目光远大,却只能倚仗高楼百尺,眺望浩荡秋色,作为白发书生,我为国家的前途命运而流泪,但绝不会像古人那样在重阳节登牛山而悲伤,追忆往事,却已了无痕迹。
年轻时我曾自负有凌云之志,到如今却春华落尽,满怀萧瑟,我常常怨恨世人缺乏新意,总爱谈论南朝那些狂放不羁的文人,他们年年把破帽拿出来炫耀,却毫无新意,如果面对黄花而不饮酒,恐怕黄花也会嘲笑我的岑寂,大雁向北飞去,太阳也向西隐没。
释义:
此诗表达了作者在国家危亡之际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自己壮志未酬、年华老去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自身经历,抒发了深沉的哀愁和无奈。
赏析:
此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人生经历的感慨,作者通过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展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之心,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当时国家正处于危亡之际,外有强敌侵扰,内有政治腐败,作者作为一位有识之士,深感国家前途渺茫,个人命运多舛,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充满忧国忧民之情的诗篇,以表达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切,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