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中隐
唐·白居易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
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
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
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
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
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
君问二外禄,一千三百缗。
岁暮有馀粮,衣食可及亲。
身外无长物,壶中有旧春。
迷花乱酒处,岂知嘉遁人。
君看乐天诗,乐天知此身。
寄言朝市客,屈折求追攀。
我本丘中客,偶为尘外缘。
一旦归樵径,还如谢病前。
且喜身得老,幸无兵及门。
故园芜欲平,秋来草更深。
乐天诗句香山里,杜陵酒债曲江边。
何事须求外,此中即有仙。
生事罢求名,养亲闲住好。
花销一万钱,竹醉二千日。
但问花与竹,何须问尘事。
人间事饱谙,十事八九非。
且向樽前醉,何须问是非。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
朝代:唐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译文
乐天(白居易自称)的诗句在香山中流传,如同杜陵(杜甫)在曲江边欠下的酒债一样为人所知。
释义
这两句诗表达了白居易对自己诗歌创作的自豪,以及他与杜甫在文学上的某种共鸣,香山是白居易晚年居住和写作的地方,而杜甫则曾在曲江畔留下许多不朽的诗篇和酒债的佳话,白居易以此自比,既表达了对杜甫的敬仰,也展示了自己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和影响力。
赏析
这两句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白居易对自己文学成就的自信和对杜甫的敬仰,通过“乐天诗句香山里”这一表述,我们可以感受到白居易在香山时期诗歌创作的繁荣和广泛传播;而“杜陵酒债曲江边”则借用了杜甫的典故,既表现了杜甫的豪放不羁和才华横溢,也暗示了白居易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相似风格和成就,这两句诗不仅体现了白居易的文学自信,也展示了唐代诗人之间的文学传承和相互影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晚年时期所作,反映了他对于人生和仕途的深刻思考,在唐代,官员们往往面临着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选择,白居易在诗中通过对比“大隐”、“小隐”和“中隐”三种不同的生活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中隐”的认同和追求,而“乐天诗句香山里,杜陵酒债曲江边”这两句诗,则是在这种背景下,对自己文学成就和人生态度的自豪表达,这两句诗也反映了唐代诗人之间的文学交流和相互影响,展现了唐代文学的繁荣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