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幽香来处,群芳尽掩,蕙心先觉。的解释

梦梦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幽兰曲

唐·李商隐

碧草连天际,幽兰独自香。

认幽香来处,群芳尽掩藏。

蕙心先觉意,月色更添凉。

欲问谁同调,清风共我长。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也常含有深邃的寓意和丰富的象征意义。

译文

碧绿的草地连接着天边,幽兰独自散发着香气。

辨认那幽香来自何处,群芳都在这香气面前黯然失色。

蕙草的心意最先察觉到这幽香的独特,月色也更加增添了夜晚的清凉。

想问有谁能与这幽兰同调,只有清风与我相伴长久。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幽兰的独特香气和它在群芳中的独特地位,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赞美和追求,幽兰独自散发香气,不与群芳争艳,象征着高洁和脱俗,蕙心先觉,则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感知和深刻理解。

赏析

这首诗以幽兰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幽兰的独特魅力和高洁品质,诗人通过“认幽香来处,群芳尽掩藏”等句,巧妙地突出了幽兰的与众不同,同时也表达了对高洁品质的赞美和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性和象征意义。

创作背景

(虚构)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心情抑郁的时期,面对官场的尔虞我诈和世俗的纷扰,诗人内心渴望一种高洁、脱俗的生活状态,幽兰作为高洁品质的象征,自然成为了诗人笔下的重要题材,通过描绘幽兰的独特香气和它在群芳中的独特地位,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品质的赞美和追求,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