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惜春令·咏海棠
宋·辛弃疾
东风催露开云锦,晓日烘香绕画栏。
杜鹃只解怨残春,也不管、人烦恼。
作者及朝代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作者简介
辛弃疾生于金朝统治下的北方,自幼目睹金人的残暴统治和汉人的屈辱地位,立志恢复中原,他二十一岁时参加耿京起义军,并亲自到南宋朝廷联络,后任江阴签判等职,在任期间,他积极主张抗金,但多次遭到主和派的排挤和打击,晚年退隐江西上饶,过着闲居生活,但仍心系国家,忧国忧民,辛弃疾的词作情感激昂,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不羁之作,也有清新婉约之篇,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
译文
东风吹拂,催开了如云似锦的海棠花,早晨的阳光烘照着花朵,香气缭绕在画栏周围,杜鹃鸟只知道埋怨春天的逝去,却全然不顾及人们的烦恼和忧愁。
释义
这首词以海棠花为描写对象,通过东风、晓日、杜鹃等意象,营造了一个明媚而又略带哀愁的春日景象,杜鹃鸟的啼叫,象征着春天的离去和时光的流逝,而词人则借此抒发了自己对于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以及对于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海棠花的美丽和春天的气息,同时借杜鹃鸟的啼叫表达了词人的哀愁和烦恼,词中“东风催露开云锦”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海棠花在春风的吹拂下绽放的壮丽景象,而“晓日烘香绕画栏”则进一步渲染了海棠花的香气和美丽,杜鹃鸟的啼叫却打破了这份宁静和美好,它只知道埋怨春天的逝去,却全然不顾及人们的烦恼和忧愁,这种对比和反差,使得词作的情感更加深沉和复杂。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辛弃疾晚年退隐期间,当时,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进取,而辛弃疾则因多次主张抗金而遭到排挤和打击,在这样的背景下,词人通过描写海棠花和杜鹃鸟的意象,表达了自己对于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以及对于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和无奈,词中也透露出词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于现实世界的无奈和妥协,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这首词具有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