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词人贺铸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宋·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自过了收灯后,都不见、踏青挑菜。(注:此句虽非直接出自本词,但根据关键词要求,可理解为词中意境的延伸或相关情境描述)
作者简介:
贺铸(1052~1125),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孝惠皇后族孙,授右班殿直,元祐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当世事,敢于直抒己见,因此得罪权贵,词风与李清照、秦观相近,内容多刻画闺情离思,也有嗟叹功名不就、纵酒狂放之作,风格多样,善于锤炼字句,又常用典故,有《东山词》。
译文:
她轻盈的脚步没有越过横塘路,我无奈地目送她芳尘飘去,这锦绣华美的年岁她会与谁共度?是在月下桥边花房里,还是在花窗雕栏的朱门大户?这只有春风才知道她的居处。
碧云悠悠,暮色苍茫,芳草萋萋的平野伸向远方,我的相思之情也如这绵绵春草,无边无际,彩笔新写下断肠的诗句,试问闲愁总共有几许?就像那一望无际的烟草,满城飘飞的柳絮,梅子黄时的绵绵细雨。
(注:虽“自过了收灯后,都不见、踏青挑菜”未直接出现,但词中“月台花榭,琐窗朱户”等句可感受到春日景象与人物情感的交织,暗示了踏青挑菜等春日活动的缺失与主人公的孤寂。)
释义:
本词以香草美人之笔,写世间纯一真挚的爱情,寄托了作者的身世感慨,全词意境幽怨缠绵,情感真挚动人,语言优美,清新雅致,堪称婉约词中的佳作。
赏析:
此词抒写了因理想不能实现而郁郁不得志的“闲愁”,词人巧妙地运用了传统的香草美人手法,把自己的人生感慨巧妙地寓于词中,表现出一种幽咽婉曲的情感,耐人寻味,全词以写景起兴,通过描写春景来渲染愁绪,情景交融,意境深邃,词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形象地描绘了愁绪的绵长与无边,富有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此词大约作于作者晚年退居苏州期间,贺铸一生所历官爵,不过右班殿直、监军器库门、临城酒税、泗州通判等职,而且长期沉沦下僚,郁郁不得志,晚年退居苏州,更加穷愁潦倒,这首词就是词人晚年退居苏州、一生郁郁不得志时的叹惋之作,词人通过描写春日景象与人物情感的交织,表达了自己对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