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掖两仪临舜殿,金莲万斛奉尧尊。出自哪首诗?

梦梦97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宫掖两仪临舜殿,金莲万斛奉尧尊”,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宋之问的《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

唐·宋之问

春豫灵池会,沧波帐殿开。

舟凌石鲸度,槎拂斗牛回。

节晦蓂全落,春迟柳未催。

帝泽倾尧酒,薰风入舜杯。

楼台生瑞气,桃李发韶晖。

宫掖两仪临舜殿,金莲万斛奉尧尊。

镐京陪乐饮,柏殿受釐恩。

感遇承天泽,酣歌忘日曛。

作者简介

宋之问,唐代诗人,字延清,一名少连,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上元二年(675年)进士及第,累迁尚书监丞、左奉宸内供奉,后因谄事张易之兄弟,坐贬泷州参军,景龙中,累迁考功员外郎、修文馆学士,知贡举,与杜审言友善,所作多应制之作,文辞华美,为当时所称,有《宋之问集》传世。

译文

春天在灵池上欢会,苍茫的水面上宫殿的帷帐已经张开,龙舟凌波而行,仿佛穿越石鲸,木筏拂过斗牛星宿而回,晦日时节,蓂荚花全落了,春天来得稍晚,柳树还未催发新芽,皇帝赐下如尧帝般的酒泽,和煦的风吹入舜帝的酒杯,楼台间生出瑞气,桃李发出美好的光辉,皇宫内外,天地两仪都临幸着舜帝的宫殿,万斛金莲供奉着尧帝的尊位,在镐京陪伴皇帝宴饮,在柏殿接受皇帝的恩赐,感激承受天子的恩泽,酣歌畅饮忘记了日已西斜。

释义

这首诗是宋之问应制而作,描绘了皇帝在昆明池畔举行春宴的盛况,诗中通过描绘春景、宫殿、龙舟、木筏等元素,展现了皇家宴会的奢华与热闹,通过“宫掖两仪临舜殿,金莲万斛奉尧尊”等句,表达了对皇帝的颂扬和敬仰。

赏析

这首诗在描绘皇家宴会的同时,也融入了浓厚的颂扬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将昆明池的春景与皇家宴会的盛况相结合,形成了一幅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画面,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如“石鲸”、“斗牛”等,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诗人还通过“帝泽倾尧酒,薰风入舜杯”等句,表达了对皇帝的敬仰和感激之情,使得整首诗在颂扬的同时,也充满了真挚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宋之问在唐代应制而作,晦日,即农历每月末的一天,古代常在这一天举行宴会等活动,昆明池是汉代长安的一处皇家园林湖泊,唐代时仍作为皇家游赏之地,这首诗就是在皇帝于昆明池畔举行春宴时,宋之问应制而作的一首颂扬之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唐代皇家宴会的奢华与热闹,以及诗人对皇帝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