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杨妃唾绒图
宋·苏泂
半点檀心天一笑,琼奴弱,玉环肥。
慵妆鬓影春风吹,倚阑干,无语时。
作者及朝代
苏泂,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苏泂大约生活在孝宗末年到宁宗初年之间,与陆游、辛弃疾、陈亮等人同时,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生活细节,抒发个人情感。
作者简介
苏泂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苏颂为北宋名臣、科学家,曾任宰相,苏泂虽未能如父般显赫,但在文学上亦有所成就,他的诗作多反映个人生活情趣,以及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语言质朴而不失韵味。
译文
那半点的红色花蕊仿佛是天公的一笑,如同娇弱的琼奴,又似丰满的玉环,她懒得梳妆,鬓发随风轻扬,春风吹拂着她的身影,她倚靠在栏杆上,默默无语,仿佛在沉思。
释义
“半点檀心天一笑”描绘了花蕊的娇艳,比喻杨贵妃的美丽与魅力,如同天公的一笑般难得。“琼奴弱,玉环肥”则分别用历史上两位美人的形象来比喻杨贵妃的不同侧面,琼奴(即绿珠,古代美女)的娇弱与杨玉环的丰腴形成对比,展现了杨贵妃的多重美感。“慵妆鬓影春风吹”描绘了杨贵妃的慵懒与美丽,春风中的她更显妩媚。“倚阑干,无语时”则表现了她的内心世界,或许在思考,或许在怀念。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杨贵妃的美丽与内心世界,诗人通过“半点檀心”、“琼奴弱,玉环肥”等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杨贵妃的多重美感,既有娇艳如花蕊的一面,又有娇弱与丰腴的不同侧面。“慵妆鬓影春风吹,倚阑干,无语时”等句,则生动地描绘了杨贵妃的慵懒与沉思,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美的赞美,又有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探索。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苏泂在看到一幅描绘杨贵妃的画作(如“杨妃唾绒图”)后,有感而发所作,杨贵妃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其美丽与传奇故事一直为后人所津津乐道,苏泂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杨贵妃美丽的赞美,也借其形象抒发了自己对美的追求与感悟,诗中也可能蕴含着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或个人境遇的某种隐喻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