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宋·辛弃疾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点绛唇·带湖新居将成
宋·辛弃疾
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甚把酒、樽前呼老,况有溪山杖屦,阮籍辈、须我来游,还知否,风流总被,无情别后。
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流,谁共我,醉明月,对垂柳。
(注:关键词“况有溪山杖屦,阮籍辈、须我来游”出自《点绛唇·带湖新居将成》)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译文
《点绛唇·带湖新居将成》:
归隐的园圃刚刚开成,白鹤猿猴都抱怨惊怪,稼轩还没有归来,怎不端着酒杯,在酒樽前呼唤:老夫快来!况且这里有溪山可供拄杖漫步,阮籍辈的狂放不羁,还等我来一起遨游,他们知道吗?自古以来的风流人物,总是被无情地抛在脑后。
啼鸟如果知道我的怨恨,料想它也不会一直悲啼清泪长流,又有谁,能和我一起,醉倒在明月之下,对着垂柳呢?
释义
这首词表达了辛弃疾对即将建成的带湖新居的期待与喜悦,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通过描绘新居的环境和自己的生活态度,展现了词人超然物外、追求自由的精神风貌。
赏析
“况有溪山杖屦,阮籍辈、须我来游”一句,既展现了词人对新居周围自然环境的喜爱,又借阮籍的典故表达了自己不拘小节、追求自由的个性,阮籍是魏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和思想家,以狂放不羁著称,词人以此自比,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词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又有对理想境界的追求,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巧妙地表达了词人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辛弃疾晚年时期,当时他因政治上的失意而被迫退隐,带湖新居的建成成为了他晚年生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词人在这里找到了心灵的寄托和精神的慰藉,通过描绘新居的环境和自己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也寄托了词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