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湘妃怨
唐·白居易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湘。
绣床竟日不闻声,间来学弄湘妃管。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逝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
译文
翠绿的黛眉不需要挽留五马(古代高官出行的仪仗),皇上的恩宠只允许我留在三湘之地,绣床上整日听不到声音,偶尔空闲时来学习吹奏湘妃竹制的管乐器。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白居易在三湘之地的生活情景,首句“翠黛不须留五马”表达了诗人对高官厚禄的淡泊态度,不需要用美貌去挽留权势,次句“皇恩只许住三湘”则说明了诗人因皇恩而得以留在风景秀丽的三湘地区,后两句“绣床竟日不闻声,间来学弄湘妃管”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的宁静与闲适,绣床上整日没有声响,偶尔空闲时便学习吹奏湘妃竹制的管乐器,享受着这份宁静与艺术的熏陶。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白居易在三湘之地的闲适生活,诗人通过“绣床竟日不闻声”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其生活的宁静与淡泊,而“间来学弄湘妃管”则透露出诗人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使得整首诗充满了高雅与闲适的气息,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艺术的热爱,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体现了其“人民诗人”的情怀与风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被贬谪至江州(今江西九江)期间,在江州,白居易得以远离朝廷的纷争与世俗的喧嚣,过上了相对宁静与闲适的生活,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表达了对自然、艺术以及人生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便是其中之一,通过描绘诗人在三湘之地的闲适生活,表达了其对自然与艺术的热爱,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这首诗也反映了白居易在贬谪期间的心境变化与人生追求,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与高尚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