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观潮
宋·杨万里
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万叠浪花卷霜雪,千簇渔艘弄长啸。
潮到渔汀芦似戟,水入石泓鹤如翥。
若使风来一动摇,必碎玉龙散鳞甲。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杨万里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语言通俗易懂,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译文
海面波涛汹涌,仿佛银色的城墙矗立;江水横贯,如同美玉系于腰间,层层叠叠的浪花卷起霜雪般的波涛,成群的渔船在波涛中发出阵阵长啸,潮水涌到渔汀,芦苇像戟一样挺立;水流进入石泓,白鹤如同展翅飞翔,如果再有风吹动,这潮水就像被打碎的玉龙,鳞片四散纷飞。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壮观的海潮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海潮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色,诗人用“银为郭”、“玉系腰”等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海潮的广阔和美丽;用“浪花卷霜雪”、“渔艘弄长啸”等描写,生动地刻画了海潮的汹涌和渔船的勇敢,最后两句“若使风来一动摇,必碎玉龙散鳞甲”,更是以玉龙碎散为喻,形象地描绘了风动潮涌的壮观景象。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海潮的壮丽景色,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将海潮的汹涌澎湃、波澜壮阔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还通过描写渔船、芦苇、白鹤等自然景物,进一步烘托出海潮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色,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万里在观赏海潮时所作,当时,他或许正站在海边,目睹着海潮的汹涌澎湃和波澜壮阔,心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他挥毫泼墨,将眼前的景象化作了一首优美的诗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海潮的壮丽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它也反映了杨万里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敏锐观察力和丰富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