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变体(融入关键词“秋光明媚似春光,重九尊前草树香”):
秋光明媚似春光,重九尊前草树香。
满座花菊金黄郁,孤丛色白似秋霜。
还如盛景歌酒宴,白发老翁入少年场。
(注:由于直接包含“秋光明媚似春光,重九尊前草树香”这两句的确切古诗并不存在,此处为创意性融入,以符合题目要求。)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以变体诗为例)
秋日的阳光明媚得如同春天一般,重阳节这天,酒席前草木花香四溢,满园中的菊花金黄灿烂,其中有一丛颜色洁白如雪霜,这场景就如同今日的歌酒宴席,白发苍苍的老翁也仿佛回到了青春年少的时光,融入了年轻人的欢乐之中。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时节的秋光、花香以及菊花的不同色彩,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活力的赞美。“秋光明媚似春光”描绘了秋日的美好景象,“重九尊前草树香”则点明了重阳节的节日氛围,而“满座花菊金黄郁,孤丛色白似秋霜”则通过对比金黄的菊花和洁白的孤丛,展现了生命的多样性和坚韧不拔,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虽已年迈,但仍愿与年轻人同乐,享受生命的美好。
赏析
这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的美丽景色和节日的欢乐氛围,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金黄的菊花与洁白的孤丛进行对比,既展现了菊花的多样色彩,又寓意了生命的多样性和坚韧精神,诗人还通过“还如盛景歌酒宴,白发老翁入少年场”的描绘,表达了自己虽已年迈但心态年轻、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通常在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庆祝,在这一天,人们会登高望远、赏菊饮酒、佩茱萸等,以祈求健康长寿和吉祥如意,白居易在重阳节这天创作了这首诗,通过描绘节日的景象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重阳节庆祝活动的盛况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