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门烟树今何夕,白露满庭空水碧。出自哪首诗?

小星117个月前

这首诗词出自明代李东阳的《蓟门烟树》,以下是详细的解析:

诗词原文

蓟门烟树今何夕,白露满庭空水碧。

秋入幽都气转寒,蓟门烟树远漫漫。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东阳

朝代:明代

作者简介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湖广茶陵(今湖南茶陵)人,明代文学家、书法家、政治家,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加少傅,弄权擅政,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翼诒谋录》等。

译文

蓟门的烟树如今是什么时候了呢?白露布满了庭院,池水空阔碧绿,秋天进入了幽州(今北京),天气变得寒冷,蓟门的烟树在远方显得朦胧而遥远。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蓟门(今北京附近)的烟树在秋天时的景象,通过“今何夕”的疑问,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白露满庭空水碧”一句,以白露和空阔碧绿的池水,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后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秋天的寒冷和蓟门烟树的朦胧美。

赏析

这首诗以景写情,通过描绘蓟门烟树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岁月变迁的感慨,诗中“今何夕”的疑问,既是对时间的追问,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而“白露满庭空水碧”一句,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秋天特有的清冷和宁静,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东阳在北京的任职经历有关,作为明代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文学家,李东阳在北京度过了很长时间,对这里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有着深厚的感情,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某个秋天,面对蓟门的烟树时,触景生情,有感而发,通过描绘蓟门烟树的景象,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

《蓟门烟树》是一首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的古诗,通过描绘蓟门的烟树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