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声里立东风,山色应怜鬓已蓬。的意思及出处

梦梦14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行有感

唐·李商隐

杜鹃声里立东风,山色应怜鬓已蓬。

独步寻幽春意晚,落花满径夕阳红。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曲折,给人以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联想。

译文

在杜鹃鸟凄切的叫声中,我独自站立在东风里,山色仿佛也对我那已经斑白的鬓发表示怜惜,我独自漫步在这春意已晚的山间小道上,只见落花铺满了小径,夕阳映照下,一片红艳。

释义

“杜鹃声里立东风”描绘了诗人在杜鹃鸟的啼声中,独自面对东风的情景,杜鹃鸟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象征着哀愁与思念。“山色应怜鬓已蓬”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山色仿佛也在怜惜他斑白的鬓发。“独步寻幽春意晚”描述了诗人独自在山间寻幽探胜,春意已晚的景象。“落花满径夕阳红”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晚春的氛围,落花与夕阳共同构成了一幅凄美的画面。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杜鹃啼声、山色、落花、夕阳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哀愁而美丽的氛围,诗人以“立东风”和“鬓已蓬”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通过“独步寻幽”和“落花满径”的描写,又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命意义的探寻,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又有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对人生充满了感慨和无奈,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他独自漫步山间,面对杜鹃的啼声、斑白的鬓发、晚春的景色,心中不禁涌起无限的哀愁和感慨,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心情的真实写照,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抒发内心的情感,表达了对生命、对时光、对理想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