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有意难登陟,泉壑无心自昼阴。的意思及出处

春秋19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唐·刘沧

云山有意难登陟,泉壑无心自昼阴。

白鸟影边风浩荡,红蕖香里水澄深。

幽人自爱山中宿,况近葛洪丹井西。

作者简介

刘沧,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字蕴灵,鲁人(今山东境内),大中八年(854)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诗风清丽婉约,多抒发个人情怀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他的作品在《全唐诗》中有收录,虽数量不多,但每篇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意境。

译文

云雾缭绕的山峰仿佛有意与我作对,难以攀登;而山间的溪流和沟壑却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白日的阴凉,白鸟飞翔的影子边,风势浩荡;红蕖(荷花)的香气中,水面深邃清澈,我这个隐居的人自然喜爱在山林中过夜,更何况我的居所还靠近葛洪炼丹的旧井西边。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的宁静生活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首联通过“云山有意难登陟,泉壑无心自昼阴”表达了自然景物的难以捉摸与自在无拘,暗示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某种感慨,颔联和颈联则具体描绘了山中景色,白鸟、红蕖、风、水等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林画卷,尾联点明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以及居所的地理位置,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与自在。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林隐居图,诗人通过对云山、泉壑、白鸟、红蕖等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己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通过“有意”与“无心”的对比,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是刘沧在隐居山林期间所作,唐代晚期,社会动荡不安,许多文人墨客选择隐居山林,以逃避现实的纷扰,刘沧也不例外,他或许在仕途不顺或厌倦了尘世喧嚣后,选择了隐居山林的生活方式,这首诗正是他在隐居期间,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之情的真实写照,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以及对自然美的无限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