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丽江锁钥
朝代:清代
作者:师范
丽江炎荒之锁钥,南控安南壤相错。
北倚雪山为屏障,东通川蜀路迢迢。
西连吐蕃势险要,古城屹立水云饶。
边陲重镇多奇景,文化交融映碧霄。
作者简介
师范,清代云南丽江纳西族人,是当地知名的文人墨客与历史学家,他不仅对丽江的地理、历史有深入的研究,还擅长诗词创作,其作品多反映丽江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及边疆风情,师范的诗词风格质朴自然,语言流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译文
丽江是炎热边疆的锁钥之地,南面控制着与安南(今越南)接壤的交错地带,北面倚靠着巍峨的雪山作为天然屏障,东面通往四川、蜀地的道路遥远漫长,西面与吐蕃(今西藏)相连,地势险要,而丽江古城则屹立在这片水云缭绕的土地上,作为边陲重镇,丽江拥有众多奇景,不同文化在这里交融辉映,直上云霄。
释义
丽江炎荒之锁钥:丽江地处偏远炎热的边疆地区,是连接内外的关键之地。
南控安南壤相错:丽江南面与安南(越南)接壤,边界交错。
北倚雪山为屏障:丽江北面有雪山作为天然的保护屏障。
东通川蜀路迢迢:向东通往四川的道路遥远。
西连吐蕃势险要:向西与吐蕃相连,地势极为险峻。
古城屹立水云饶:丽江古城在水云缭绕的环境中屹立不倒。
边陲重镇多奇景:作为边疆重镇,丽江拥有众多奇妙的自然景观。
文化交融映碧霄:不同文化在这里交融,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赏析
这首诗以丽江为中心,描绘了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景观,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丽江的地理优势、自然风光以及文化交融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锁钥”一词形象地表达了丽江在边疆地区的重要地位,而“雪山”、“水云饶”等描绘则展现了丽江的自然之美,诗人还通过“文化交融映碧霄”一句,强调了丽江作为多元文化交汇地的独特魅力。
创作背景
师范创作这首诗时,正值清朝对边疆地区的重视日益加强,丽江作为云南边疆的重要城市,其战略地位和文化价值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师范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丽江自然风光的赞美,还寄托了对边疆稳定、文化繁荣的美好愿景,这首诗也反映了清代文人对边疆地区的深入了解和热爱,以及他们通过诗词创作来传承和弘扬边疆文化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