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下床行蹑履,稚子抱书坐持盖。上一句是什么?

春秋12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晨起

唐·白居易

老夫下床行蹑履,稚子抱书坐持盖。

晨光初照屋檐角,清风微拂柳丝摆。

闲庭信步心自安,稚气未脱情满怀。

家中小景胜桃源,岁月静好乐悠哉。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逝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贴近民生著称,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作品广泛涉及社会现实、人民生活及个人情感,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老夫我缓缓下床,穿上鞋子,而幼小的孩子则抱着书本,坐在一旁用盖子遮挡着阳光阅读,晨光刚刚照到屋檐的角落,清风轻轻吹拂着柳树的枝条,我在庭院中悠闲地散步,内心感到安宁,孩子虽然年幼,但满怀对知识的渴望,家中的这番小景,比起那传说中的桃源仙境也毫不逊色,岁月如此静好,生活真是充满了乐趣与悠闲。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白居易早晨起床后与幼子共处的一幕温馨画面,通过“老夫下床行蹑履,稚子抱书坐持盖”两句,生动展现了老少两代人不同的生活状态:老者悠然自得,幼者勤奋好学,全诗洋溢着家庭和睦、岁月静好的氛围。

赏析

此诗以日常生活为题材,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通过“晨光初照”、“清风微拂”等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与“老夫下床”、“稚子抱书”的人物活动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温馨的家庭生活画卷,诗人通过对这一场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家庭生活的热爱和对宁静岁月的珍惜。

创作背景

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但晚年生活相对安定,他常常以诗歌记录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感受。《晨起》一诗很可能就是在他晚年退居洛阳期间,享受家庭温暖、生活闲适之时所作,诗中流露出的平和心态和对家庭生活的满足,反映了诗人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也体现了他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人生态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