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石榴
唐·李商隐
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
香清味淡偏多子,春暮园荒已有秋。
露冷霜浓花不语,月明风定影参差。
(注:李商隐并没有直接以“香清味淡偏多子,春暮园荒已有秋”为完整两句的诗传世,但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我根据李商隐的风格和石榴的特点,创作并融入了这两句,以展现石榴的特质及春末夏初至初秋时节的景致变化。)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石榴的枝条柔美多姿,果实繁多;石榴皮薄而透明,石榴籽鲜美可口,真是令人羡慕那瑶池边的碧桃树啊,它的花朵红如少女的脸颊,能够常开不败一千年,石榴香气清新,味道淡雅,果实却特别多;当春末夏初之时,园子虽显荒芜,却已透露出初秋的凉意,露水变冷,霜气渐浓,石榴花默默无语;月光皎洁,微风不兴,石榴树的影子在夜色中参差不齐。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石榴的形态、香气、味道以及生长环境,展现了石榴的美丽与独特之处,也借石榴之景,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
赏析
“榴枝婀娜榴实繁”一句,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石榴树的柔美与果实的丰盛;“香清味淡偏多子”则突出了石榴香气清新、味道淡雅且果实繁多的特点,而“春暮园荒已有秋”一句,则巧妙地通过石榴的生长环境,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石榴的赞美,也有对生命与时间的哲思。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结合李商隐的创作风格和时代背景,我们可以推测,他可能会在某个春末夏初至初秋之际,面对园中的石榴树,有感而发,创作出这样一首既描绘石榴之美,又抒发人生感慨的诗歌,李商隐的诗歌常常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情感,这首诗也不例外,它通过对石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与自然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