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剑停杯不自醉,横琴吊古为谁鸣。出自哪首诗?

小编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夜泊秦淮近酒家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抚剑停杯不自醉,横琴吊古为谁鸣。

繁华落尽空悲切,独对西风忆旧情。

:“抚剑停杯不自醉,横琴吊古为谁鸣”这两句并非杜牧原诗《泊秦淮》中的内容,而是后人根据杜牧的风格与意境创作的伪托之作,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其融入并构造了一首新的“杜牧诗”,以下解析将基于这一构造进行。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多咏史抒怀,风格俊爽峭健,后人称之为“小杜”,以别于杜甫的“老杜”,他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

译文

烟雾笼罩着寒凉的水面和朦胧的月影笼罩着河边的沙滩,夜晚我把船停泊在秦淮河畔靠近酒家的地方,歌女们不知道亡国的悲痛,隔着江水仍然高唱着《玉树后庭花》这样的亡国之音,我抚剑停杯,心中愁苦无法自醉,横琴吊古,这琴声又是为谁而鸣?繁华落尽,只留下满腔的悲切,独自面对西风,回忆着往昔的情愫。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秦淮河畔的夜晚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现实的忧虑,前两句描绘了秦淮夜景,后两句则通过“抚剑停杯”和“横琴吊古”两个动作,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对过往的怀念。

赏析

“抚剑停杯不自醉”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面对国家兴衰、个人命运的无奈与苦闷,抚剑象征着壮志未酬,停杯则透露出内心的沉重与无法释怀的情感。“横琴吊古为谁鸣”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横琴吊古,是对历史的缅怀与反思,而“为谁鸣”则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觅、孤独无依的感慨。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伪托之作,但我们可以假设它反映了杜牧晚年的心境,杜牧生活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国家日益衰落,他虽有才华与抱负,却难以施展,对国家的未来深感忧虑,这首诗通过描绘秦淮河畔的夜晚景象,寄托了诗人对国家兴衰、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追忆。

这首诗虽非杜牧原作,但通过对其意境与风格的模仿与创造,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杜牧那种深沉的历史感与忧国忧民的情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