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劳刻叶终无补,技擅屠龙岂令名。的释义

梦梦14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叹技

唐·罗隐

心劳刻叶终无补,技擅屠龙岂令名。

空有青云万里志,一生襟抱未曾平。

作者及朝代

作者:罗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罗隐,字昭谏,晚唐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诗人,他生活在晚唐乱世,一生郁郁不得志,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第,这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批判,罗隐的诗作风格犀利,讽刺辛辣,对晚唐社会的黑暗和腐败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他的诗作也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译文

费尽心力在树叶上雕刻,终究无法弥补什么;擅长屠龙之术,又怎能因此获得美名呢?空有远大的青云之志,一生的抱负却从未实现过。

释义

“心劳刻叶终无补”比喻徒劳无功,即使付出再多的努力,也无法改变现状或实现目标;“技擅屠龙岂令名”则讽刺那些虽有高超技艺,但无法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作用,无法获得应有的名声和地位的人,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批判和对自己命运的无奈感慨,首句“心劳刻叶终无补”以雕刻树叶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努力却无果的困境;次句“技擅屠龙岂令名”则以屠龙之术为喻,讽刺了那些虽有高超技艺却无法施展才华的人,后两句“空有青云万里志,一生襟抱未曾平”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和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犀利,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晚唐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文人墨客往往难以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罗隐作为晚唐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和思想家,他深刻感受到了社会的黑暗和腐败,也亲身经历了科举不第、怀才不遇的困境,他在这首诗中借雕刻树叶和屠龙之术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对命运的无奈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时期文人墨客普遍面临的困境和心声。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