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鹧鸪天·酬孝峙
清·纳兰性德
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挼红杏蕊。
洞门寂寂暮烟垂,抟沙功业竟何成。
试把花期数,还惊,又过清明。
叹老惊秋倚画屏,泪洒黄花笑盈盈。
作者及朝代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原名成德,清朝初年词人,大学士纳兰明珠长子,与顾贞观、陈维崧、朱彝尊并称“清词四大家”,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五年(1676年)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词作现存348首(一说342首),内容涉及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写景状物关于水、荷尤多,其词作情真意切,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直指本心。
译文
她背身盈盈而立,故意做出羞涩的姿态,纤手揉弄着红杏的花蕊,洞门寂静无人,暮色苍茫,如烟云般垂落,我这一生的功业就像抟沙一样,终究又能成就什么呢?
试着数一数花开的日期,却又惊讶地发现,清明又已过去,我倚着画屏,感叹时光易逝,秋天将至,不禁泪洒衣襟,而那黄花却依然笑盈盈地开着。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一个女子的娇羞姿态和周围环境的寂静,以及词人对自身功业的反思,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叹老惊秋倚画屏”一句,直接抒发了词人对岁月匆匆、年华老去的无奈与叹息。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的娇羞与环境的寂静,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词人通过“抟沙功业竟何成”的感慨,表达了自己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对功业难成的无奈,而“叹老惊秋倚画屏”一句,则更是将词人的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深深忧虑和对生命意义的探寻,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词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纳兰性德在仕途不顺、人生失意之时所作,纳兰性德虽然出身显赫,但一生仕途坎坷,多次科举不中,后虽得中进士,但并未得到重用,这种人生经历使得他对人生无常、功业难成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感悟,这首词很可能是他在某个秋日黄昏,面对眼前的景象和自身的境遇,有感而发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