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云东抱关河紫,秋色西来天地青。上一句是什么?

风云12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边关秋景

唐·李峤

晓云东抱关河紫,秋色西来天地青。

戍客望边乡思苦,寒鸦飞尽水泠泠。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峤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峤,字巨山,唐代文学家、诗人,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侍郎等职,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尤其擅长五言律诗和绝句,对唐代诗歌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李峤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译文

清晨的云彩在东边拥抱着关河,呈现出紫色的景象;秋天的气息从西边吹来,使得天地之间一片青翠,守卫边疆的士兵望着远方的家乡,心中充满了思乡之苦;寒鸦飞尽后,只剩下冷冷清清的水流声。

释义

晓云东抱关河紫:清晨的云彩在东边环绕着关河,形成一片紫色的景象,象征着边疆的壮丽与神秘。

秋色西来天地青:秋天的气息从西边吹来,使得整个天地都呈现出青翠的颜色,表现出秋天的宁静与美丽。

戍客望边乡思苦:守卫边疆的士兵望着远方的家乡,心中充满了深深的思乡之情,表现出戍边生活的艰辛与孤独。

寒鸦飞尽水泠泠:寒鸦飞尽后,只剩下冷冷清清的水流声,进一步烘托出边疆的寂静与荒凉。

赏析

这首诗以边疆秋景为背景,通过描绘清晨的云彩、秋天的气息、守卫边疆的士兵以及寒鸦和水流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边疆的自然景色与士兵的思乡之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充满情感,诗人通过“紫”和“青”两种颜色的对比,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视觉效果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峤在边疆任职期间,作为一位曾在边疆任职的官员和诗人,李峤对边疆的自然景色和士兵的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受,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边疆秋景和士兵的思乡之情,表达了对边疆生活的感慨和对士兵的同情,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边疆地区的安宁与稳定,以及诗人对边疆美景的赞美和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