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朝阳振羽
唐·李商隐
一雏朝阳振文藻,新沐天恩出蓬岛。
云涛翻滚伴霞飞,玉露晶莹润芳草。
凤舞九天展华姿,龙吟四海惊波涛。
愿随鸾鹤归仙去,不羡人间万户侯。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的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也常含有深刻的政治寓意,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译文
一只幼小的朝阳鸟振翅高飞,文采斐然,刚刚沐浴了天恩,从神秘的蓬莱仙岛飞出,伴随着翻滚的云涛和绚烂的霞光,它飞翔在天际;晶莹的玉露滋润着下方的芳草,它在九天之上展示着华丽的姿态,如同凤凰起舞;它的鸣叫在四海之内引起惊涛骇浪,它宁愿随着鸾鹤归隐仙境,也不羡慕人间的权贵和荣华。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只朝阳鸟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高洁、超脱生活的向往,朝阳鸟象征着年轻、有才华且心怀高远的人;蓬岛则代表着神秘而美好的仙境;云涛、霞光、玉露等意象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诗人通过对比朝阳鸟在仙境中的自由与人间权贵的束缚,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纯洁生活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在构思上新颖独特,通过一只朝阳鸟的视角来展现诗人的内心世界,在表达上,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画面感和诗意,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朝阳鸟在仙境中的自由与人间权贵的束缚进行对比,突出了自己对高洁、超脱生活的向往,诗中的语言优美、流畅,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令人回味无穷。
创作背景
(虚构)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对现实社会感到失望和无奈,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通过描绘一只朝阳鸟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对高洁、超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也通过这首诗来抒发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批判之情,虽然这首诗是虚构之作,但它仍然能够反映出李商隐晚年的思想情感和创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