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湘水吟
唐·李群玉
身在三湘四水间,
行吟年复又一年。
更将雅意凌云笔,
醉折奇花五色笺。
谪宦南荒去日长,
古人今人尽相望。
得来亦属楚人弓,
弃去宁题班女扇。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群玉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他自幼聪颖好学,擅长诗文,尤其以五言律诗见长,李群玉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推崇,他一生仕途不顺,多次参加科举未中,晚年更是漂泊无依,但其诗歌创作却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译文
我身处三湘四水之间,年复一年地在这里行吟,我用凌云之笔抒发高雅的情怀,醉后折下奇花来书写在五色笺上,我被贬谪到这南荒之地已经很久了,古人今人都对我充满了期盼,得到的功名富贵也不过是楚人失弓的典故,如果失去,我宁愿像班婕妤那样在团扇上题诗寄托哀思。
释义
三湘四水:指湖南地区的湘江及其支流。
凌云笔:比喻才情高超的文笔。
五色笺:指精美的纸张,常用于书写诗文。
谪宦:指被贬谪的官吏。
楚人弓:典出《孔子家语·好生》,楚共王出游,遗失良弓,左右请求寻之,共王曰:“楚人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比喻得失不必过于计较。
班女扇:指汉成帝妃子班婕妤所作《团扇诗》,借以抒发被遗弃的哀怨。
赏析
这首诗是李群玉在贬谪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仕途不顺的感慨和对人生得失的豁达态度,首联和颔联描绘了诗人身处三湘四水之间,年复一年地行吟创作,展现了其才情横溢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颈联则通过“谪宦南荒”的遭遇,表达了诗人对仕途坎坷的无奈和感慨,尾联则运用了“楚人弓”和“班女扇”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得失的豁达态度,认为得到的功名富贵不过是暂时的,如果失去,也不必过于哀伤。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展现了李群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李群玉在唐代中期以诗文著称,但仕途并不顺利,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举,晚年更是被贬谪到南荒之地,生活困顿,在这段艰难的岁月里,他依然坚持文学创作,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湘水吟》就是他在贬谪期间创作的一首反映人生得失和仕途坎坷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群玉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