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水台留卿月辉,集贤里报德星现。的释义

梦梦12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月夜寄怀

唐·李中

近水台留卿月辉,集贤里报德星现。

清风拂柳梦初醒,玉露沾衣情更绵。

遥念故人千里外,共赏此月一轮圆。

何时重聚话桑麻,把酒言欢夜未眠。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初期,字有中,号文洁先生,江西九江人,他才华横溢,工于诗文,尤其擅长五言律诗,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及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李中的诗作在当时颇受赞誉,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但因其生平事迹记载不多,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相对不那么显赫。

译文

靠近水边的亭台留下了你(卿,此处可指友人或心上人)如月光般的清辉,贤士聚集的里巷中传报着有德之人(德星,比喻品德高尚之人)出现的吉兆,清风轻轻吹过柳树,我从梦中醒来,晶莹的露水沾湿了衣裳,心中的情感更加缠绵,远远地思念着远在千里之外的老朋友,共同仰望着这一轮明月,不知何时能再次相聚,谈论着田园生活的琐事,手捧酒杯,欢声笑语直到深夜也不肯睡去。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月夜景象,寄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首联以“近水台”与“集贤里”为空间背景,用“卿月辉”与“德星现”象征友人的高洁与美德;颔联通过“清风拂柳”与“玉露沾衣”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颈联直接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共同赏月的美好愿望;尾联则表达了对未来相聚时光的期盼与向往。

赏析

本诗以月夜为背景,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相结合,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细腻的艺术感受力,诗中“卿月辉”与“德星现”的比喻,既赞美了友人的品德,又增添了诗意的浪漫色彩,通过“清风拂柳”与“玉露沾衣”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意境,与诗人内心的思念之情相呼应,全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结构紧凑,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创作背景

此诗的创作背景虽无确切史料记载,但从诗中流露出的情感可以推测,可能是诗人在某个月夜,独自凭栏远眺,思念起远方的友人,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慨与期盼,在那个通讯不便的时代,书信往来缓慢,人与人之间的相聚变得尤为珍贵,诗人通过诗歌这一艺术形式,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相聚时光的渴望,诗中也隐含了诗人对美好品德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晚唐文人的一种精神风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