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才义理维持力,万世纲常建立功。下一句是什么?

风云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纲常颂

朝代:宋代

作者:李纲

三才义理维持力,万世纲常建立功。

天地人间存大道,千秋万代仰高风。

作者简介

李纲,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邵武(今属福建),自祖父一辈起迁居无锡(今属江苏),政和二年(1112年)进士及第,历官至太常少卿,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兵部侍郎的李纲坚决反对割地求和,力主抗战,深得宋钦宗的赞许,并任命他为尚书右丞,主持东京保卫战,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五天即遭罢免,绍兴二年(1132年),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不久,又罢为观文殿学士、提举洞霄宫,绍兴十年(1140年)正月十五日病逝于福州仓前山椤严精舍,享年五十八岁,赠少师,谥号“忠定”。

译文

天地间的义理法则维持着宇宙的秩序,万世不变的纲常伦理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在天地人间存在着至高无上的大道,千秋万代的人们都仰望着这种高尚的风范。

释义

“三才义理维持力”中的“三才”指的是天、地、人,这里强调天地人之间的义理法则共同维持着宇宙的和谐与秩序。“万世纲常建立功”则强调了纲常伦理对于社会稳定和文明传承的重要作用,认为这些伦理规范是万世不朽的功勋。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天地人之间义理法则和万世纲常伦理的崇高敬意,首句“三才义理维持力”直接点明了主题,强调了天地人之间的和谐与秩序是依靠义理法则来维持的,次句“万世纲常建立功”则进一步强调了纲常伦理对于社会稳定和文明传承的重要性,后两句“天地人间存大道,千秋万代仰高风”则是对前两句的深化和升华,将天地人间的至高大道与千秋万代的高尚风范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尚品德和崇高精神的无限敬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纲仕途不顺、被贬谪期间,面对朝廷的腐败和投降派的排挤,李纲深感无奈和悲愤,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热爱,而是更加坚定地信仰和推崇天地人之间的义理法则和万世纲常伦理,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坚定信仰和崇高精神的体现,通过赞美天地人之间的义理法则和万世纲常伦理,李纲表达了自己对于高尚品德和崇高精神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寄托了他对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美好期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