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宋·赵鼎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晶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
又
向子諲
有怀京师上元,与韩叔夏司谏、王稚川舍人、曹六二兄买酒赏灯,听歌女,皆一时人物,如今向之凋零,遂无复此乐,但每遇上元,则追念曩游,故为长短句云。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衫短帽,重门深锁,谁识先生高处,偃蹇难移贫贱,犹喜、年来侵寻老去。
(注:此处的“偃蹇难移贫贱”一句,虽非全诗开篇或结尾之句,但为符合题目要求,特作此呈现,它出自向子諲的这首《鹧鸪天》中的下片。)
作者及朝代
向子諲:宋代词人,字伯恭,号芗林居士,临江(今江西清江)人,曾任户部侍郎、知平江府等职,南宋初年,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免职,其词风清丽婉约,多抒发个人情感及人生感慨。
作者简介
向子諲生于北宋末年,历经靖康之变,仕途坎坷,晚年退隐山林,他不仅是文学家,还是书法家,擅长诗词及书法创作,其词作多反映个人遭遇与时代变迁,情感真挚,风格独特。
译文
(针对“偃蹇难移贫贱”所在段落)
穿着轻便的衣衫,戴着短帽,我被重重门户深锁在家中,又有谁能理解我内心的高远与抱负呢?我虽身处贫贱,难以改变现状,但还好,岁月无情地流逝,我也在逐渐老去,或许这就是生活的另一种姿态吧。
释义
“偃蹇难移贫贱”意指身处困境,难以摆脱贫贱的命运,整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无奈与自嘲,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接受现实、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赏析
此句通过对比与自嘲的手法,展现了作者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情感,他感叹自己才华横溢却不得志,身处贫贱难以自拔;他又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接受了岁月的流逝和自身的老去,这种矛盾而又统一的心理状态,使得整句词充满了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鹧鸪天》是向子諲在南宋初年,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免职后所作,当时,他深感仕途无望,人生失意,于是通过回忆往昔的欢乐时光与对比当前的凄凉境遇,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偃蹇难移贫贱”一句,正是他对自己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和无奈自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