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登高山
唐·李峤
孤峰斗绝矗云浮,俯视群山若蚁丘。
万象森罗归一瞬,乾坤浩荡入双眸。
天风拂面心神爽,日色临崖草木幽。
欲问浮生何所寄,高吟诗句傲王侯。
(注:虽然“孤峰斗绝矗云浮,俯视群山若蚁丘”这两句诗在现实中并非直接出自李峤的某一确切作品,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根据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虚构了这首《登高山》并署名李峤,以下解析将基于这首虚构的诗进行。)
作者简介
李峤,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侍郎等职,他的诗以五言绝句见长,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是唐代文坛的重要人物之一。
译文
孤高的山峰耸立云端,陡峭险峻,俯瞰着脚下的群山,它们就像小小的蚁丘一样微不足道,世间万物纷繁复杂,但在这一刻都汇聚在我的眼前;天地广阔无垠,尽收眼底,天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阳光照耀在悬崖峭壁之上,草木显得格外幽静,我想问这短暂的人生究竟应该寄托在哪里?不如高声吟诵诗句,傲视那些权贵王侯。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登高远望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境界的深刻思考,首联以孤峰矗立、群山如蚁的对比,突出了山峰的高峻和诗人的高远志向,颔联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俯瞰万物的宏大视野和包容心态,颈联则通过天风拂面、日色临崖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尾联则以问句和傲视王侯的豪情壮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以情结尾,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登高远望的壮丽景象和内心的豪情壮志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整首诗语言流畅、节奏明快,既具有唐诗的雄浑气势,又富有哲理性和思想性。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我们可以假设它是在唐代某个时期,李峤在登山游览时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而创作的,当时的社会环境可能充满了权谋斗争和世俗纷扰,而诗人则通过登高远望的方式,寻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脱,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更寄托了他对人生境界的深刻思考和追求,它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墨客追求自由、独立和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