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上之回
唐·李贺
汉家天子今神武,肯乘春风度陇愁。
陇西行障连沧海,安西都护破氐仇。
旌旗不断春风里,日暮黄云塞下愁。
洛阳年少来上书,旁观笑破绛灌腹。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生于中唐时期,他以其独特的诗风和丰富的想象力著称,被誉为“诗鬼”,李贺的诗作常常描绘奇幻的景象,抒发壮志未酬的悲愤,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他的作品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汉朝的天子如今英明神武,怎会畏惧春风中的陇山险阻?
陇西的行军屏障一直延伸到沧海之滨,安西的都护已经击败了氐族的仇敌。
春风里旌旗飘扬不断,日暮时分黄云笼罩下的边塞充满了哀愁。
洛阳的年轻人前来上书言事,旁观的人们嘲笑得绛灌(指汉初大臣绛侯周勃和灌婴)都笑破了肚皮。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汉朝天子的神武、军队的英勇以及边疆的战事,展现了唐朝时期对汉唐盛世的向往和赞美,最后两句“洛阳年少来上书,旁观笑破绛灌腹”则通过对比,讽刺了那些嘲笑年轻人上书言事的权贵们,表达了诗人对年轻才俊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赏析
这首诗在描绘汉家天子神武、军队英勇的同时,也融入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通过“洛阳年少来上书”这一情节,诗人巧妙地揭示了当时社会对于年轻人才俊的忽视和嘲笑,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慨。“旁观笑破绛灌腹”一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权贵们的嘲笑,增强了讽刺效果,整首诗在赞美与批判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中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诗人李贺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深感社会不公和人才埋没,他通过描绘汉朝的盛世景象和年轻人的上书言事,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年轻才俊的同情和支持,以及对权贵们嘲笑年轻人的不满和愤慨。
《上之回》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李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也反映了唐代中期社会的政治腐败和人才埋没问题,通过这首诗的赏析和创作背景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李贺的诗歌创作和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