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日景
唐·韦庄
墙隈杨柳已垂丝,岸北梅花始着枝。
寒食家家出城郭,清明处处见秋千。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墙角边的杨柳已经垂下了柔软的枝条,河岸北边的梅花刚刚绽放出花朵,寒食节时家家户户都走出城郭去踏青,到了清明节,到处都可以看到荡秋千的景象。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的自然景色和民间节日的氛围。“墙隈杨柳已垂丝,岸北梅花始着枝”两句,通过杨柳垂丝、梅花初绽的细节,生动地刻画出春天的到来。“寒食家家出城郭,清明处处见秋千”两句,则进一步展现了寒食节与清明节期间人们外出踏青、游玩,享受春日美景的习俗。
赏析
韦庄的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春的自然风光和节日氛围,充满了生活气息,前两句“墙隈杨柳已垂丝,岸北梅花始着枝”通过杨柳和梅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还巧妙地运用了“垂丝”和“着枝”两个动词,使画面更加生动鲜活,后两句则通过寒食节和清明节的习俗,展现了人们在这个季节里的欢乐与闲适,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中描绘的景象和节日习俗来看,很可能是韦庄在早春时节,看到自然界的变化和人们庆祝节日的场景,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韦庄一生经历了晚唐的动荡和五代的更迭,他的作品往往蕴含着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虽然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节日习俗为主,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韦庄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