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尊锦瑟招贤地,铁券金貂报主身。出自哪首诗?

春秋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宴中山

唐·李隆基

清尊锦瑟招贤地,铁券金貂报主身。

从此升平歌舞处,只应长伴圣明君。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隆基,即唐玄宗,唐朝第八位皇帝,也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他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

朝代:唐朝

作者简介

李隆基,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年(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

译文

清雅的酒樽和华丽的锦瑟,是招揽贤才的好地方;手持铁券(象征免死特权)和金貂(高官服饰),是为了报效君主,从此在这歌舞升平的地方,只愿永远陪伴着圣明的君主。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唐玄宗在宴会上招揽贤才、表彰功臣的场景,表达了他对贤臣的渴求和对国家的治理愿景,首句“清尊锦瑟招贤地”描绘了宴会的清雅与华丽,以及招贤纳士的意图;次句“铁券金貂报主身”则展示了功臣们的荣耀与忠诚,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国家长治久安、君臣和谐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唐玄宗作为一代明君的胸怀与抱负,也反映了唐朝盛世的繁荣与昌盛,通过“清尊锦瑟”与“铁券金貂”的对比,既体现了宴会的奢华与高雅,又彰显了君臣之间的深厚情谊与共同理想,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刻,是一首充满正能量与人文关怀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时期,当时唐朝正处于开元盛世,国家繁荣昌盛,文化灿烂,唐玄宗为了巩固统治、招揽贤才,经常举办宴会,与群臣共商国是,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既是对当时盛况的描绘,也是对君臣和谐、国家长治久安的期望与祝愿,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唐玄宗作为一代明君的胸怀与远见,以及他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憧憬。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