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浮生梦鹿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百岁浮生真梦鹿,三秋转盻似流乌。
前程暗漆谁人问,隔夜思量空自嗟。
世事悠悠浑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许。
花间有酒且须斟,莫待无花空折枝。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满足题目要求,李商隐的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寓意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译文:
百年的浮生就像一场梦,梦中的鹿影虚幻不实;三个秋天转瞬即逝,就像流乌(传说中的神鸟)一样快速飞过,前方的道路黑暗不明,又有谁会来询问呢?隔夜的思量也只是徒然自叹,世间的纷扰繁杂似乎永远没有尽头,而时光却已经悄然流逝到了如今这般模样,在花丛中有酒就应当尽情斟酌,不要等到花儿凋谢后再来空折花枝。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首联以“梦鹿”和“流乌”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虚幻和时间的流逝,颔联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对过去的无奈,颈联则是对世事纷扰的感慨,而尾联则是以劝诫的口吻,告诉人们要珍惜当下,及时行乐。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见解,首联的“梦鹿”和“流乌”两个意象,既富有诗意又寓意深远,引人深思,颔联和颈联则通过对比和感慨,进一步强化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纷扰,尾联则以劝诫的口吻,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虚构)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他经历了仕途的坎坷和人生的起伏,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在诗中,他以“百岁浮生”和“三秋转盻”为引子,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他也通过劝诫人们珍惜当下、及时行乐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和乐观精神,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它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却是李商隐诗歌中常见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