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抛球乐
唐·冯延巳
酒罢歌余兴未阑,小桥流水碧潺潺。
夜深风静人归尽,孤灯背窗雪满庭。
故掩珠帘惊燕燕,戏抛红豆打莺莺。
屏间冷烛残凝泪,香烬金炉换夕薰。
(注:虽然“故掩珠帘惊燕燕,戏抛红豆打莺莺”这两句在冯延巳的《抛球乐》中流传较广,但完整的原诗可能因版本流传有所不同,上述为其中一首包含这两句的《抛球乐》示例。)
作者及朝代
作者:冯延巳(903年-960年),字正中,五代南唐著名词人,仕于南唐烈祖、中主二朝,三度入相,官终太子太傅,卒谥忠肃,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文人的细腻生活和忧思,词风清丽,对北宋初期的词坛有很大影响。
作者简介
冯延巳是南唐词坛的领军人物之一,他的词作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善于运用象征和隐喻,表达内心的复杂情感,他的作品对后来的宋词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其婉约词风,被后世词人广泛借鉴。
译文
酒宴结束后歌声余音未了,兴致依然高昂,小桥下流水潺潺,夜深人静,风也停了,人们都已归去,只剩下我独自面对窗外满庭的积雪,孤灯映照,我故意遮掩起珠帘,惊动了屋内的燕子,又玩笑般地抛起红豆,打中了正在啼鸣的黄莺,屏风间的冷烛残留着泪痕般的烛油,香炉中的香已经燃尽,我换上了新的晚香。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宴会结束后,主人公在深夜中的孤独与寂寞,以及他通过一些细微的动作(如掩珠帘、抛红豆)来排解这种情绪的场景,诗中“惊燕燕”、“打莺莺”的描写,既体现了主人公的无聊与戏谑,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在宴会后的内心世界,诗中“酒罢歌余兴未阑”一句,既表现了宴会的欢乐气氛,又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空虚与不满足,而“夜深风静人归尽,孤灯背窗雪满庭”则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寂寞的氛围,后两句“故掩珠帘惊燕燕,戏抛红豆打莺莺”则以轻松戏谑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试图通过一些细微的动作来排解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但这种排解方式却显得那么无力与无奈,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冯延巳生活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这是一个政治动荡、社会不安的年代,作为南唐的重臣和词人,冯延巳在享受高官厚禄的同时,也面临着政治斗争和人生无常的压力,这种压力可能促使他在创作中寻求一种心灵的慰藉和情感的宣泄,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宴会后的孤独与寂寞,以及主人公试图排解这种情绪的场景,反映了冯延巳内心的复杂情感和人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