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行旌返保阳,恰如携得好韶光。的意思及出处

小编10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归途乐

唐·李中

半月行旌返保阳,恰如携得好韶光。

青山绿水皆相识,一路欢歌笑语长。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写田园风光和旅途所见,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深受后人喜爱,李中的作品在《全唐诗》中有收录,虽然数量不多,但每一首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意境。

译文

在半个月的旅途中,我高举着旌旗返回保阳,这一路走来,就像是带着美好的时光一同归来,沿途的青山绿水都仿佛与我相识,一路上充满了欢声笑语,令人心情愉悦。

释义

“半月行旌返保阳”描述了诗人经过半个月的旅途跋涉,终于回到了故乡保阳的情景。“恰如携得好韶光”则表达了诗人对这次归途的满意和喜悦,觉得这一路上所经历的美好时光就像是被自己亲手携带回来一样,后两句“青山绿水皆相识,一路欢歌笑语长”则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美好景色和诗人的愉悦心情。

赏析

这首诗以归途为背景,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自然风光和诗人的心情变化,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句“半月行旌返保阳”直接点明了时间和地点,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次句“恰如携得好韶光”则通过比喻的手法,将旅途中的美好时光与诗人的归途紧密相连,表达了诗人对这段时光的珍惜和留恋,后两句则通过描写青山绿水与诗人的互动,以及一路上的欢声笑语,进一步烘托出了诗人归途中的愉悦心情,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新明快,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李中作为一位晚唐至五代的诗人,他的生活经历充满了坎坷和波折,在长期的漂泊和流离中,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日益加深,当他终于有机会返回故乡时,内心的激动和喜悦难以言表,于是写下了这首《归途乐》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也体现了他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